“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够丰富个人学识,提升人格魅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工作水平,使我们更加睿智。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昌平一中积极开展了WANBO SPORTS 彩金最高平台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主题班主任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7位班主任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教育教学感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读《致教师》有感徐永丽
何为师者?
古人韩愈尝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乃古之师之义,亦宜今之师之义,
而今世不然也。
今之师处杂事之中,不能平心静气之教书、授课、育人,以致心不平、气不静,未得一心一意教书,亦未得为师之成就,故令人欷歔不已、叹息不已。尤念己初为人师,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愿将己之身献于学生、献于教育,无怨无悔。然今每每思之,顿觉消沉不振。
何者?或无成就之感、或无认可之声,或杂事扰心、或名利诱志。然暮寝而思之,其本源于心之不净,境界之不高也。
如今有幸拜读朱永新老师之《致教师》,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又因已近不惑之年,更能体会其书中之奥妙、之大义。回顾吾之十有四年育人之生涯,感慨颇多也。
人之一生,白驹过隙,转眼便灰飞烟灭,如何在有生之年做一番事业,当暮年回首,可叹一声:此生无悔矣!
教师之职,原本何其光耀!何其敬畏!然世人早已不信之、不敬之,以致诸多误解。如世人可随意侮之、辱之,甚或打之、骂之。闻之无不令人心寒、心颤、心惊、心怒。为何如此不堪?或世人浮躁所致,或当今之社会世风日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然为师者,重中之重毋须在意世俗之看法,吾等须提升己之业、之德、之责,方能赢回世人之敬重。
如今吾为人师,渐累经验、渐丰学识,逐步轨道,小有成就。然生之不争气,使己易怒、易气、易责罚之,恶性循环,以致心态不正,身体渐损,师生关系渐为紧张,细读《致教师》,寻得一方净土,须要心平气和,先己之幸福快乐,而后使生之幸福快乐。
孔子曾盛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此乃吾之羡慕之境界。吾乃倾心、倾情于教育,追求教育之真谛,成就无悔之人生。
为师须寻得心之由、生之福,方能教生之心善、学乐、业精,乃为国之栋梁。扩己胸、开己怀、丰己识,用真、善、美,假以正确之法,诗意栖居,方能感染学生,使之亦能用真、善、美感于社会,利于社会,其乐融融!此亦吾等为师之乐也。
为师者,必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拥有健康之体、阳光之心、幸福之态、远大之志,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教生之方、之法、之责、之任,使之健康、快乐、幸福、阳光,亦使之有品、有德、有理想、有学识、有魄力、有勇气,知创新、勇改革,成人且成仁,独撑一面,光耀一中!
带着使命与爱之行囊,义无返顾,勇往无前,创造辉煌的教师之路。
《致教师》——致天下之同仁,身为人师,必与生同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时光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初一年级李娜老师交流《骆驼祥子》、高一年级安新老师交流《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罗启明老师交流《教育的目的》、高二年级王丽霞和徐彩云老师交流《做最好的教师》、高三年级王瑜老师交流《中国制造》。
初一年级李娜老师
高一年级安新老师
高一年级罗启明老师
高二年级王丽霞和徐彩云老师
高三年级王瑜老师
读书交流分享后的续曲
真正流露于心的读书交流最能反映我们教师的内心世界,也更能寓读于行。读书分享交流之后,初一年级郑果老师、高一年级戢小芹老师和高二年级马越老师畅谈自己在读书分享交流之中的收获、感悟和体会。
为师者的悦读戢小芹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荀子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李镇西老师说,做最好的老师,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想说,阅读,悦读,
也是让自己拥有自己的幸福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和修行
在学习中收获自信和快乐
在乐读中咀嚼诗意和情怀
在获得中提升自己的修为
不是说,我是老师,我是班主任
我有曾经的专业作为支撑
我们读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书
只是也让视野能够开阔
也能与时俱进
也能踏上改革的脉搏
当我们也能经常浸润在翰墨书香
也许对专业的领悟更加深入
也许做班主任更加智慧
也许课堂更加游刃有余
也许面对学生不只是在表现口若悬河
也许《骆驼祥子》不仅仅只是经典小说
只有我们读透了才能引导学生反求诸己
也许喜欢《中国制造》不只是为了消遣
我们也是在书中为自己的忠诚找寻共鸣和力量
还有如何做好班主任的一系列书
不是寻觅什么一步登天的捷径
只是为自己更好地工作找到方法和支点
也许所有我们能读的好书
只是疲惫时我们的蜡烛和灯光
教育,是为了“人”更丰富、有效的发展
是为了“人”更幸福、灵性的生活
多读书,读好书
我们拓展自己,播洒芬芳
我们总是在设计
洋溢着生命能量之光的课或班会
总是想用自己生命里的感动和情趣、意志和向往
去感染学生,呼唤学生
引领学生走向精神的高峰
如果少有阅读,少有经典或大师的指引
如果只是依赖教材,甚至少有深思和精读
也许也会有精彩和有趣
也许就少了高贵卓异,少了宽度和厚度
也许就无法走进一个“人”的生命深处
就如同古典诗词不能给我们一米住房
但好书却能引导我们发现真正深刻的诗意,
并从中受到爱、美与崇高的滋养
增强面对生活艰难的动力和使命担当的豪壮
当我们能潜移默化地这样熏染学生
谁能说教育不是在决定民族的方向
静静地读一本好书
让明天的自己仍然活得敞亮
昌平一中官方微信平台【第20170417期】
官方微信平台账号:cpyzbj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地址:昌平区东关路16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5条评论
高一年级罗启明老师 高二年级王丽霞和徐彩云老师 高三年级王瑜老师 读书交流分享后的续曲 真正流露于心的读书交流最能反映我们教师的内心
我想说,阅读,悦读, 也是让自己拥有自己的幸福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和修行 在学习中收获自信和快乐 在乐读中咀嚼诗意和情怀 在获得中提升自己的修为 不是说,我是老师,我是班主任 我有曾经的专业作为支撑 我们读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书 只是也让视野能够开阔 也能与时俱进 也能
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读《致教师》有感徐永丽 何为师者? 古人韩愈尝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乃古之师之义,亦宜今之师之义, 而今世不然也。 今之师处杂事之中,不能平心静气之教书、授课、育人,以致心不平、气不静,未得一心一意教书,亦未得为师之成就,故
也能经常浸润在翰墨书香 也许对专业的领悟更加深入 也许做班主任更加智慧 也许课堂更加游刃有余 也许面对学生不只是在表现口若悬河 也许《骆驼祥子》不仅仅只是经典小说 只有我们读透了才能引
累经验、渐丰学识,逐步轨道,小有成就。然生之不争气,使己易怒、易气、易责罚之,恶性循环,以致心态不正,身体渐损,师生关系渐为紧张,细读《致教师》,寻得一方净土,须要心平气和,先己之幸福快乐,而后使生之幸福快乐。 孔子曾盛赞颜回:“